魏芳:“不讓色魔混入教師隊伍”需嚴把查詢關
作者:魏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推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的通知》,就依法推開準入查詢制度,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作出規定,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師德違規問題“零容忍”。(4月22日《成都商報》)
近年來,“色魔教師”性侵學生違法犯罪案件在各地屢有發生,這不但嚴重損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也有毀教育聲譽,有損教師整體形象。
據了解,一些“色魔教師”之所以能夠混入圣潔的校園,主要原因在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包括學校,在教師入職這一環節上缺乏嚴格的“查詢制”,往往只局限于是否擁有教師資格證,把教師資格證當作入職的“唯一門檻”,而對入職教師是否存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行為則“一概不問”,這無疑給“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的人員”提供了混入教師隊伍的可乘之機。
其實,我國《教師法》明確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梢哉f,《教師法》禁止有犯罪前科的人員從事教育工作,這既是對學生人身安全的一種有效保護,也是維護教師形象和教育形象的一個必然要求。
此次,教育部印發《通知》,明確推開準入查詢制度,防范“色魔”混入教師隊伍,這既是對之前“只看教師資格證,不查詢犯罪前科”做法的一種“糾偏”和“矯正”,更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的一種“預防”和“保護”。
一方面,有了嚴格的“查詢制”,那些有性侵違法犯罪前科的人員就難以“輕松過關”,就能夠“被發現”“被鎖定”而被拒之于“校門之外”,就可以杜絕“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混入教師隊伍,給學生造成性侵的威脅和風險。另一方面,有了嚴格的“查詢制”,這也給那些有性侵違法犯罪傾向的在職教師敲響了一記“警鐘”,就會時時刻刻自我警醒,遠離犯罪,這同樣也是一種“防患于未然”。
當然,有了嚴格的“查詢制”,還得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包括各學校的“把關人”,要嚴格按照“查詢制”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做到“寧查百遍,不漏一人”,絕不讓“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因“把關人”的疏忽,亦或是故意放任而僥幸混入教師隊伍,這既是對上級部門負責,更是對學校負責、對學生負責。
但愿通過推開準入“查詢制”,能把所有的“色魔”都阻擋在校園大門之外,從而讓我們的學生遠離性侵,還校園一片圣潔。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嚴把“入口關”,落實從業禁止制度保護好孩子
郭喜林:不要刻意尋找生命中的貴人
周志宏:遏制婚俗陋習 倡導文明新風
游德福:鄉村人才獲評“副教授”彰顯才智利好
寶馬MINI展臺沖突不斷,軟骨病豈能總有后遺癥
許華凌:為鄉村振興插上教育騰飛的“翅膀”
曹燦輝:“大胃王”直播,別靠浪費創造“流量
郭喜林:童話大王商標維權失敗怎么辦
廖衛芳:讓更多群眾享有“減證便民”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