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bdo> <td id="4qsqs"></td>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xmp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
  •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 ?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告 > 列表

    寫評論,要有評論風格

    2023-03-17 17:43:41 www.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表了看法
    [導讀] 說實話,如今看網上發的評論,真的不想看??吹綄懙臉祟}就躲過去了,不反對寫有弘揚正能量的網評,但都是一類的,有多少吸引讀者的?就標題而言,類似口號的不少;其內容像寫總結的三...

      作者:沈宏勝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說實話,如今看網上發的評論,真的不想看??吹綄懙臉祟}就躲過去了,不反對寫有弘揚正能量的網評,但都是一類的,有多少吸引讀者的?就標題而言,類似口號的不少;其內容像寫總結的三段論。每一段都有定語表述。文章看完了,沒有留下什么印象。像這樣的評論如何抓住讀者。讀者不愿意看,寫這樣的時評意義在哪里呢?

      記得毛澤東主席曾經寫過“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新聞評論,整篇文字220字,氣勢恢宏,簡短有力,把中國人民解放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得淋漓盡致。反觀之,現在的網評似乎文字越多越好。試問一下,如今已是網絡時代,誰還有時間在網上把一篇洋洋灑灑的萬言文章從頭至尾看一遍?有哲人說過,文章可長可短。寫時評同樣如此,需要長時則長,且要有自己的風格。正如河北省作協副主席劉江濱所言,寫散文要寫出獨特的生命體驗。一篇散文如果沒有“嚼勁”,那么這樣的散文索然無味。讀到魯迅先生的文章,不看標題,不看署名,就知道是魯迅寫的,原因在于魯迅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作者老舍寫的文章同樣如此。他們或在用詞方面講究,或者行文方式別具一格。評論寫出個性、獨特性,評論才可耐讀,給讀者以思考,給讀者以啟迪。為了寫評論而寫評論,真的如同“書到用時方恨少”。評論寫成了千篇一律,評論的力度是不是大打了折扣?

      也許有人認為,魯迅那個時代寫文章的人少,傳播的渠道狹窄,讀者只能看到這樣的文章,讀多了,才知道是其文章。如今寫文章的人可謂“人山人海”,誰能從中讀出哪一篇文章有其個性呢?問題就在于此,我們注重評論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那么在“人山人海里”同樣能找到“金子”,一篇讓人過目不忘的評論。記得,有網友郭遠鵬,曾經寫了一評論“你媽喊你回家”,至今可能還記憶猶新,再則,此前有過110字的新聞消息獲得了新聞獎。

      好在傳統的紙質媒體,還保留著評論那種風格。倘若傳統媒體不保留這樣的評論風格,那么網絡的評論之后的路該向何處去?

    更多

    熱門關鍵詞:評論 風格 沈宏勝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