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就業專員”制,力促大學生找“飯碗”

作者:游德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江西省贛州市建立高校就業服務專員制度,打通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信息對接渠道,目前已在10所市屬(駐市)高校和4所技工學校派駐了就業服務專員,打通政策與服務落地“最后一公里”,推進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祖籍廣西的贛縣人民醫院院感科醫生謝婷婷說:“我能找到順心如意的工作,離不開就業部門和學校就業服務專員的全程指導。”(《贛南日報》2月13日)
依托就業服務專員的橋梁紐帶作用,相關部門可以更加全面掌握高校畢業生的求職意愿和就業困難,通過組織更具針對性的就業見習政策宣講、擴大就業見習基地規模,有效推進就業工作。贛南師范大學就業服務專員曾晶晶告訴記者: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高校畢業生更加順利地實現就業。高校就業服務專員持續關注著各類就業信息,根據畢業生的專業情況、求職意愿,精準推薦合適的就業崗位,并指導他們參加就業招聘大會,及時解決畢業生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許多大學畢業生均表示:“這些信息很及時、很有針對性,讓我們有充足的時間準備和應對。”
大學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但是,由于各種復雜原因,自本世紀初以來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并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促進大學畢業生順暢就業和高質量就業,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大學生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身上積累有較多的人力資本。他們能否順暢就業,以及就業質量高低,不僅關乎他們自身的利益和命運,而且關乎創新的源泉,關乎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因此,要想辦法促進大學生就業。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高校畢業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促進就業的重要群體。要大力宣傳就業工作典型高校、用人單位和先進人物。持續開展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總結宣傳,推出一批諸如設置“高校就業服務專員”等具有推廣價值的好舉措。同時,各地各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宣傳國家就業創業政策,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推行“就業專員”制,力促大學生找“飯碗”。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深刻認識做好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意義,是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民生改善和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保障。鼓勵骨干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吸納高校畢業生的作用,加強人才培養使用和儲備,支持科研項目單位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葉金福:為彩禮和婚宴“限高”值得借鑒推廣
邊看《狂飆》邊“狂飆”,遭到處罰不冤
葉金福:讓“小份菜”成為餐飲行業的一道必備
廖衛芳:防范年終獎“兌現難”還需多方共治
兩小時撿出上百個煙頭兒 禁煙公園咋禁不住煙
丁家發:已故人金融資產,不應該成為“沉睡賬
尚凡:城管宣誓“不吃拿卡要”,別忙著為之點
漂亮姐姐變阿姨,景區別再玩“忽悠大法”了
《去有風的地方》讓我們在微風拂面的大理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