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布宇:槍擊死亡,美國無法打破的壁壘
作者:劉布宇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在美國,涉槍死亡就像交通事故一樣平常且不可避免。”美國社會學家保羅·奧斯特的新書《血腥國度》中的話,流露出美國社會普遍存在的對槍支暴力的無力感。美國的大型活動開始前,組織者一般都會通報“緊急情況”避險方案。人們心知肚明,最常見的“緊急情況”就是槍擊案。應對槍擊案的要訣“隱藏”“逃離”,是美國幼兒園孩子都必須掌握的逃生指南。
在美國,槍支制造和買賣是大產業。美國有幾萬家合法槍支銷售商店,2021年槍支市場規模達705億美元。有關研究顯示,美國民間至少持有3.93億支槍,折合每百人手中約有120支槍。美國酒精、煙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近日發布的20年來最為全面的槍支與犯罪情況報告顯示,美國每年有大量槍支被盜,2017年至2021年僅報失槍支就超過107萬支,“足以武裝每年所有犯下持槍殺人、持槍襲擊和持槍搶劫的罪犯”。彭博社近日發文說,美國寬松的槍支管控法和粗心的槍支擁有者令小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偷得槍支,這加劇了美國的暴力犯罪問題。據《今日美國報》報道,近年來美國日均110人死于槍支暴力,僅2022年就有近4.4萬人死于槍支暴力。美國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教授迪安·基爾帕特里克指出,大規模暴力已經構成美國的一場重大公共危機,在大大小小的社區中定期上演,令無數人感到恐懼。
“為何槍擊慘劇不斷發生?問題在于槍支泛濫。”美國民眾抗議時打出的標語,表達出對連綿不絕的槍支暴力的不滿和無奈。事實上,在美國不僅禁槍看不到希望,限制槍支也越來越難。
根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的統計數據,美國今年已經發生39起大規模槍擊事件,成為該網站2014年開始記錄數據以來同期同類事件最多的年份。美國媒體指出,今年的大規模槍擊數量比今年迄今過的天數還要多。
自聯邦最高法院去年推翻紐約州一項限制在公共場所隱秘攜槍的法律以來,美國各州的槍支管控法是否違憲變得越發不明確。全美甚至出現了挑戰各州槍支管控法的浪潮,目前聯邦法院系統有近50起這樣的案件在審。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伊利諾伊州剛剛立法禁止使用突擊步槍便遭遇執法阻力。該州至少74個地方治安部門表示不會執行這項法律,其合計轄區覆蓋該州超過30%的人口。
禁槍難折射的是美國的政治和社會痼疾。財力雄厚的利益集團、無孔不入的游說組織、愈演愈烈的黨派政治、根深蒂固的持槍傳統、深入骨髓的暴力文化、嚴重撕裂的社會民意,與種族歧視加劇、警民關系緊張、槍支監管漏洞等問題相互交織,讓槍支暴力成為美國社會解不開的死結。美國媒體指出,槍支暴力受害者之多與美國政治反應速度之遲緩形成鮮明對比,令人感到絕望。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丁家發:已故人金融資產,不應該成為“沉睡賬
尚凡:城管宣誓“不吃拿卡要”,別忙著為之點
漂亮姐姐變阿姨,景區別再玩“忽悠大法”了
《去有風的地方》讓我們在微風拂面的大理相聚
廖衛芳:孩子需要更多這樣的“稱豬”教育
郭喜林:撕春聯和整治狗滿為患,哪個政績更大
許華凌:讓老年人不再“望機興嘆”
殷建光:“撕春聯”撕出了“創城病”
城管撕百姓春聯,文明城市創建不是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