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衛芳:鼓勵醫學畢業生“當村醫”需有保障機制
作者:廖衛芳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4月2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間在部分省份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由各省專項招聘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注冊為鄉村醫生到村衛生室服務,并加大激勵和保障力度,引導大學生鄉村醫生服務農村、扎根農村。(4月25日《新京報》)
眾所周知,鄉村醫生是我國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因此,充分發揮鄉村醫生的主導地位尤為重要。然而,目前我國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且分布不均衡,農村醫療資源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據了解,眼下,農村人進城“看病難”仍是一個現實問題,一些村民為了避開“看病難”,不得不有病“硬扛”,甚至是“死扛”,只有等到病得不輕了才迫不得已進城看病。許多村民正是因為進城“看病難”而導致“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小病拖成絕癥”。
記得三四十年前,在各地農村里,幾乎村村都配備有一兩名赤腳醫生,村民有個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都會直接找赤腳醫生看病、打針、配藥,不但藥費便宜,而且也很方便??呻S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赤腳醫生”這一特定人群慢慢地消失了,村民看病不得不往城里的醫院趕,這無疑增加了“看病難”的壓力。
此次,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通知》,鼓勵醫學畢業生“當村醫”,這無疑是緩解村民“看病難”的一個好辦法,不僅方便村民就醫,讓廣大村民“小病不出村”“小病村里看”,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村級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更為重要的是,醫學畢業生“當村醫”,讓許多村民告別了“小病拖成大病”,甚至“小病拖成絕癥”的悲慘局面??梢哉f,鼓勵醫學畢業生“當村醫”之舉,既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送給廣大村民的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福利”。筆者以為,鼓勵醫學畢業生“當村醫”,值得點贊。
但筆者以為,鼓勵醫學畢業生“當村醫”,還需跟進必要的“保障機制”。一方面,村醫的福利待遇要“有保障”。比如:村醫的工資待遇應不低于城鎮醫院醫生的工資水平,并給予相應的鄉村醫生崗位補貼。再比如:村醫的職稱評聘也應與城鎮醫院的醫生“一視同仁”,甚至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另一方面,村醫的執業資格和聘用要“有保障”。針對有意愿從事鄉村醫生的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可向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辦理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并參加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如若被聘用,鄉鎮衛生院可依法與其簽訂聘用合同或者勞動合同。
只有村醫的福利待遇、執業資格和聘用等都有了“保障”,才能讓醫學畢業生在鄉村既“留人”,更“留心”,安營扎寨,扎根鄉村,更好地為村民的健康服務,從而為實現全民健康作出一份應有的貢獻。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高連奎:一戰國際秩序大博弈 (2014-03-19)
·前三十年看王石柳傳志 后三十年看李河君李書福 (2014-01-07)
·高連奎:亞當斯密對中國的批判不靠譜 (2013-12-23)
·“不能讓金錢主導一切”——桑德爾旋風的中國意義 (2013-12-14)
·自發秩序,還是社會契約? (2013-12-03)
周志宏:市民參與設計食安封簽是個好創意
苗鳳軍:工作群誤發色情照被免職,還需要溯源
周志宏:如此“親近大自然”有害無益
黃躍成:云南辱罵游客“一分錢沒花”不僅是導
丁家發:自助餐“押金制”遏制浪費是雙贏之舉
許衛兵:不妨將企業“禁燒秸稈”補貼轉給農民
郭喜林:雨中游泳是愜意的精神享受
民宿集體漲價毀約?面對利字誠信不能缺斤短兩
曹燦輝:“少兒婦科”門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