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bdo> <td id="4qsqs"></td>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xmp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
  •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 ?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雜談隨筆 > 列表

    周志宏:“急救知識培訓”善莫大焉

    2023-04-22 17:31:07 www.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表了看法
    [導讀]  現實中,時不時有人在公共場所,在旅行或出差途中突發疾病,此時此刻,假如能有懂得急救知識的人及時上前施救,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值得慶幸的是,這“幸運的事”有突發疾病者碰...

      作者:周志宏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4月21日下午,閔行區舉行“關愛生命·‘救’在身邊”——2023年“新虹杯”應急救護技能競賽,來自全區各街鎮(園區)的30支隊伍共90名選手參加決賽,展示了閔行區總工會“萬名職工急救知識培訓”實事項目的成果。(上觀新聞4月21日)

      現實中,時不時有人在公共場所,在旅行或出差途中突發疾病,此時此刻,假如能有懂得急救知識的人及時上前施救,無疑是一件幸運的事。值得慶幸的是,這“幸運的事”有突發疾病者碰到了,而且也轉危為安了。但是,由于缺少AED等急救設備和懂得急救知識的人,因而不是每一個突發疾病者都那么“幸運”。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近年來,為了向職工普及救護知識,提高職工現場自救、互救能力,爭取救命“黃金時間”,新虹街道總工會、紅十字會每年都會開展應急救護培訓,培訓人次累計已達2000多人次。街道計劃利用5年時間,在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核心區350多幢樓宇中實現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救命神器全覆蓋,為生命保駕護航。目前,新虹街道已在轄區內商務樓宇等場所布點80余臺AED。為了提高AED的知曉率,加強重點區域急救員培育,街道還組建了一支社會急救志愿服務隊,不斷完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社會急救體系”建設。

      據報道,應急救護技能競賽,是閔行區總工會“強信心、聚合力、促發展”勞動和技能競賽的品牌賽事,是推進職工職業健康促進行動,提高職工急救知識、強化現場應急救護技能訓練、規范操作流程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激勵廣大醫務人員、工會干部和企業職工進一步提升應急救護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共同營造“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社會氛圍。

      “急救知識培訓”善莫大焉。讓更多的人學習和掌握急救知識,危急時刻,讓更多突發疾病的人得到及時搶救、穩定病情且轉危為安,是天大的好事,是美德的弘揚、是仁愛的傳承。此番閔行區舉行“關愛生命·‘救’在身邊”——2023年“新虹杯”應急救護技能競賽展示的區總工會“萬名職工急救知識培訓”實事項目成果,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給人諸多啟示,這次競賽根據不同對象,設立了“醫務職工組”和“企業職工組”兩個組別,醫務職工組設立心肺復蘇+AED、高處墜落骨折傷病員急救競賽項目;企業職工組則設立心肺復蘇+AED、創傷救護競賽項目。為了這次競賽的公平、公正,主辦方邀請了來自市、區兩級應急救護的專家擔任競賽裁判。決賽現場,參賽選手們通力協作、沉著冷靜應對,展示了應急救護的規范操作流程。經過激烈角逐,產生了一系列優秀團體,積蓄了一批急救力量,值得各地學習推廣。

    更多

    熱門關鍵詞:培訓 周志宏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