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bdo> <td id="4qsqs"></td>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xmp id="4qsqs"><noscript id="4qsqs"></noscript>
  • <bdo id="4qsqs"><center id="4qsqs"></center></bdo>
  • ?

    返回首頁 傾聽民意 為民發聲 開化民智

    我要投稿
    您的位置:首頁 > 名家專欄 > 薄文軍 > 列表

    薄文軍:我與“小清河復航”

    2016-09-20 15:17:40 www.oc3-line.com 來源:時評界 有0人發表了看法
    [導讀]  得知小清河復航列入省市兩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筆者激動萬分,喜極而泣。因為我與“小清河復航”這個話題有著不解之緣。...

      作者:薄文軍 稿源:時評界 編輯:洪小兵

      7月26日,山東省小清河復航工程座談會在濟南召開,提出加快推進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力爭“十三五”末,即2020年全面實現小清河通航目標。9月8日,東營市政府召開小清河復航工程專題座談會,研究東營段小清河復航工程建設方案,爭取2016年底前完成項目立項,2017年底前開工建設。(2016-09-19《東營日報·黃河口晚刊》)

      得知小清河復航列入省市兩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筆者激動萬分,喜極而泣。因為我與“小清河復航”這個話題有著不解之緣。早在10年前,我就開始關注小清河復航,并多次撰文呼吁小清河復航。

      早在2007年之前,筆者已經多次在旅游、環保、紅色征文等各類文章里提到小清河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水源治理等問題。

      2007年1月,筆者在有關內部呈閱件撰文《東營如何做活“水”文章》。其中提到:“古濟水的兩大重要分支——大清河與小清河都曾流經我市(即山東省東營市,下同)境內。而且直到目前小清河仍是我市境內的重要河流。發源于泰沂山脈和魯山山脈的淄河經由我市匯入小清河,作為古齊文化的見證者,這條河流同樣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韻。同時,東營有著非常悠久的水運史,這方面也有許多內涵豐富而值得挖掘的東西。”“小清河有著悠久的歷史,相當一段歷史時期,小清河都是渤海灣到濟南的一條便捷的運輸通道。而在抗戰時期,這里又是我黨領導下的清河區(后合并為渤海區)的主要活動范圍,小清河兩岸有許世友、楊國夫、景曉村、李人鳳等我黨我軍高級將領\高級干部的堅深足跡,有八路軍將士和東營人民為抗日救亡灑下的鮮血和汗水。應聯合濟南、淄博、濱州、濰坊四市與我們共同治理,共同開發小清河,打造紅色旅游線路。”“我市廣饒縣境內還有部分小清河故道,附近尚有樂安古城、齊桓公柏寢臺等古跡及部分500年以上樹齡的古樹,可進行聯合開發。淄河、織女河等河流應充分挖掘民間文化資源,恢復水車、水磨等水上設施,打造優美的水面景觀和特色旅游景點。”“我們還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東營水運的研究。水運,尤其河運是水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江南水鄉、運河沿岸,之所以能做活水的文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河運把水給‘激活’了。對我市境內的小清河、廣利河等,都應充分研究其航運恢復、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讓水真正成為東營生態旅游的亮點,成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在這里,筆者明確提出了“復航”對小清河治理及利用的重要意義。

      2007年4月,筆者通過有關內部呈閱件撰文《大運河醞釀復航,小清河應該咋辦?》提出,“小清河基本與膠濟鐵路、濟青高速(濟南到臨淄段)平行,長期以來都是渤海灣到濟南城的一條最便捷的水運通道。只是到了近幾十年,由于河床淤積、河水污染、個別橋梁違規建設等方面的原因,才不得不結束了其輝煌的航運歷史。我市作為小清河沿岸的重要地區,應將小清河治理及復航問題作為重要課題加以研究。”“應積極聯系濟南、淄博、濱州、濰坊等市,與我們聯合治理,共同開發,共同研究小清河復航的可行性,盡快恢復小清河航運,打通從渤海灣到濟南市區及沿線的水運通道,實現其應有的經濟價值。而從我市打造現代‘水城’的目標出發,也應盡快恢復小清河航運,使之成為做活東營水文章,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小清河的‘久治不愈’,在于其未能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復航運,興旅游’正是其前途所在。不論從輝煌的革命歷史,還是從水源條件、沿岸風光、經濟發展來看,小清河都完全有條件成為一條具有重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紅色熱線’‘綠色熱線’‘金色熱線’。”

      2007年8月9日,筆者撰寫博文《關于小清河復航的民間〈可研報告〉》詳細闡述了就小清河打造“紅色熱線”“綠色熱線”“金色熱線”的可行性。

      2009年1月,筆者通過有關內部呈閱件撰文《省“兩會”期間,我市應就區域性問題多提建議》。其中建議的第一個區域性問題就是“小清河復航”。筆者重申,“小清河污染問題長期困擾著流域范圍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尤其我市的廣饒縣和濰坊的壽光市,因為地處下游,所受危害尤為嚴重。飲用水源受到污染,“地方病”難以根治,個別村莊多年無人通過征兵體檢;水生生物瀕臨絕跡,近海養殖業遭受破壞;灌區農田減產、絕產,沿河兩岸異味熏天,生態環境嚴重惡化……要讓小清河重現‘碧波長流、扁舟搖曳、魚蝦成群、水鳥嬉戲’的美麗景色,必須走沿河各城市共同治理,聯合開發的路子。”“從歷史來看,小清河不但在水產、水運、排洪、灌溉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同時它還是一條極具教育觀瞻價值的‘紅色線路’??谷諔馉帟r期,我山東軍區所屬六大戰略區之一的清河區即因小清河而得名。小清河基本與膠濟鐵路、濟青高速(濟南—濰坊段)平行,長期以來都是渤海灣到濟南城的一條最便捷的水運通道。只是到了近幾十年,由于河床淤積、河水污染、個別橋梁違規建設等方面原因,才不得不結束了其輝煌的航運歷史。”“小清河的“久治不愈”,關鍵在于其未能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而“復航運,興旅游”正是其前途所在。我市應積極聯合濟南、淄博、濱州、濰坊等市,共同開發治理,研究小清河復航的可行性,盡快恢復小清河航運,打通從渤海灣到濟南市區及沿線的水運通道,實現其應有的經濟價值。通過各方不懈努力,最終使小清河變成一條具有重要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紅色旅游線’‘綠色生態線’‘金色航運線’。”

      2013年7月,筆者所著地域文化書《穿越黃河口》出版發行,其中在《舟楫魚鹽黃河口·獨流入海小清河》部分,詳細介紹了小清河的“前世今生”之后,全文引用了前述博文《關于小清河復航的民間〈可研報告〉》。

      2015年1月,山東省“兩會”前夕,省媒面向社會征集“民間提案”。本人提交的《關于小清河全線復航的建議》被媒體采納,并刊發于2015年1月8日《大眾網》。當時,媒體曾欲推薦筆者赴省旁聽“兩會”,因交通、食宿費用需要自理未能成行。

      10年來,筆者始終在關注小清河的治理和復航問題。如今終于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感覺非常振奮。

    更多

    熱門關鍵詞:小清河 復航 東營 薄文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時評界”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作者和時評界共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時評界”。紙媒使用稿子,須告知本網站,由本網站提供作者聯系方式,由紙媒支付稿酬。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XX(非時評界)”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在兩周內同本網聯系,聯系方式:電話:15275837293 E-mail:spj@shipingjie.net QQ:1969838368
      時評界暫未實行稿件付費制。所有投稿的作者,本網均視為充分理解并接受此項聲明。


    ?